『一個農村社區能成功再生與脫胎換骨,在生產、生活及生態上不斷持續的精進,最重要的就是人。因為農村英雄的無怨無悔地付出,才能讓臺灣的農村越來越好;也希望透過這個獎項的舉辦、透過農村英雄在農村各面向的卓越貢獻,拓展農村夥伴視野,讓農村再生的推動成效得以擴及全臺。」
嚴清雅分享,到太平村前的太平36彎,早期大家視為畏途,但轉念一想經歷曲折後就能迎接美景,因而寫下「每一個彎就是一個風景、突破、轉變、心情」等字句,吸引來自大陸的交換學生拍成微電影,縣府又邀請剪紙藝術家楊士毅合作,在網路上徵集字句,從第1彎到第36彎,結合剪紙藝術做成地景裝置,成為獨有的「打氣公路」。
「我實際年齡67歲,但心理年齡18歲。」嚴清雅笑說,太平村重新活絡後,更加不能鬆懈,要繼續創新並屏蔽負能量,才能勇往直前走下去。
「地方創生」這一名稱發源於日本,其中心思想是「產、地、人」三位一體,一句話來說,就是希望地方能結合地理特色及人文風情,讓各地能發展出最適合自身的產業。
地方創生的理念在台灣早有實踐
地方創生的推行在台灣並非從無到有,數十年來,各地蓬勃發展的社區營造可說就是地方創生的雛形。社區營造最早是由政府政策所主導發起,藉由在各地推行社區發展,不僅凝聚了社區居民間的意識,也喚起了其對公眾事務的關注。隨著社區營造的發展,或者注入了各地文化特色的元素,或者居民產生了自發性的參與,使得某些社區營造脫離了官方色彩,取得自身獨有的生命力。
回顧自2010年投入社區營造、農村再生,多元就業等計畫,初衷是希望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促使青年返鄉就業;為了帶動社區經濟發展,更進一步爭取太平雲梯觀光亮點興建及組織社區產業合作社創新營運模式;過程中面臨土地取得的困難、工程延宕解約、股金籌湊問題,幸有諸多貴人相助和政府政策的支持,得以順利一一解決。
太平社區產業合作社經營的是文化觀光產業,既沒產品也沒存貨,賣的是空氣、風景、文化、人情味;這波疫情給了我自我省思與審視機會。針對後疫情時代危機即轉機;配合政府的觀光行銷主軸,由國際轉為國內,除了太平雲梯的經營,我們必須進行產業升級、良善的旅遊規劃,因此我們將導入在地特有價值與獨特性,讓遊客體驗大自然、寧靜悠閒、療癒慢系生活,感受在地的美好。「故鄉景色會物換星移,唯有凌越時空的傳承,讓一切不會斷續」,期許自己,回到初衷,社區需要傳承,創造產業平台,鼓勵、吸引更多太平村及鄰近村落年輕人,用「創意、創新、創業」留鄉發展,帶動活絡社區經濟,也讓社區共榮共好。